為什么孔子雕塑都露著兩顆門牙?
在小解見過好多孔子雕塑,卻意外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:那就是在現存的大部分孔子雕塑中,孔子都毫無例外地露著兩顆碩大的門牙,而且牙縫特別大,看起來很是惹眼。很顯然,這兩顆門牙絕不是巧合,而是古代畫家們有意為之!才使得現在人們鑄造的孔子雕塑也露著兩顆碩大的門牙。小解不禁有了疑問,孔子是中國式的世界級文化名人,其形象應當是高大威猛、氣宇軒昂的,為何會特意將他的門牙特寫?難道這其中有什么特殊的講究?
帶著這個疑問,我們首先對孔子的外貌做一下了解。世人一般認為,孔子長相是比較丑陋的,其中《荀子》對其的描述為:"仲尼之狀,面如蒙倛。"蒙倛是上古時代人們用于避魔驅邪的一種神像,其狀必然驚嚇猙獰,荀子這樣寫就是說孔子長得丑。所以,現在我們看到的鑄銅孔子雕塑露著兩顆碩大的門牙。后世就將孔子這樣定位了:唇露齒,眼露睛,鼻露孔,耳露窿,奇丑無比。其實這個理論還是有點科學依據的。因為隨著人類的進化程度越高,所入口的食物就越加精細,牙弓就會越來越小,牙列就會逐漸擁擠,前面的門牙最終進化為駢齒。當然這個依據是巧合了,古人才不在乎什么進化論!
所以孔子的兩顆門牙不僅不是丑陋的代表,反而是圣人的象征,所以銅雕廠家鑄造的孔子銅雕塑都有兩顆門牙露在外面。歷朝歷代的畫家所畫的孔子像,特意將門牙顯露出來。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現在,孔子畫像已經變得沒那么多講究,所以我們看到駢齒才會大驚小怪。實際上,孔子之于世界文化的貢獻是"仁禮",而和外貌無關,不過知道了這個知識點,還是很受用的!